如果你打算创业,那么你现在的想法是做“产品”还是做“营销”
如果是做产品,那么做什么样的产品?线上还是线下?怎么定价?怎么生产?团队怎么组建?前期资金从哪来?如果这些都考虑到了,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消费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

营销的第一个概念-理解需求:一切的生意机会,都从消费者需求中来。
在世界上还没有汽车时,人们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
如果按照消费者需求来分析,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想要马车更加舒适安稳一些,他们想要马车更快一点。
于是世界上诞生了一种“非常舒适安稳且更快的马车”是这样吗?
现实是有人在马车这个解决方案上做了改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满足更快需求的解决方案——汽车。
假如某个马车品牌做完市场调研,发现用户需要的是“更快的马车”,于是将自己定位成“马车领导品牌”。那么它就永远不可能进行产品创新,发明汽车。因为它理解的消费者需求是错的——更快才是需求本质,马车只是品类(品类即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种固定化、程式化解决方案。)表象。占领品类只是权宜之计,占领需求才是恒久之道。

消费者没义务了解自我需求,而商家则有义务理解消费者需求,并提供将需求具象化、清晰化、显性化的解决方案。
现在做的产品且卖的不好,营销能补救一下吗?
在此我们说明一下,现在各个行业各种产品种类太多,没有办法一一跟大家拿出案例进行分析。如果大家对自己所做产品有所疑问,欢迎参加厚昌学院《整合营销培训》可以在直播课程上进行留言,讲师将一对一做出指导,那么我们言归正传。

如何把香烟卖给不抽烟的不抽烟的女人
在20世纪早期的传统观念里,女性抽烟会被视作下流无耻,但是烟草公司不希望这样,他们想把香烟卖给女人攻下这个庞大的群体。在那个女性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充分尊重的世界里,爱德华·伯内斯暗中策划起来,将香烟和女权行动捆绑到了一起:女性抽烟象征着追求自由与平等,而香烟就是“自由的火炬”。
1929年3月3日,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十位女性公然叼着香烟,骄傲地宣布自己的独立和自主,女权主义者鲁斯·海尔激动地高呼:“女人们!燃起另一束自由的火把!这件事情发生后,所有的媒体都立马炸了,记者们开始扎堆采访这个事件。甚至连欧洲媒体都报道了此事,激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烟草业马上进一步跟进,各大烟厂纷纷推出了细长的女性卷烟,还请了大批知名女性拍摄广告。至此,女性香烟的市场正式开启了。
把3倍甜度的饮料卖出去
公司最近研发了一款新的产品,3倍甜度饮料。你拿到之后喝了一口,甜的不行喝不下去。这时候让你设计营销方案,你怎么办?

对于一款没人想买的产品,做营销的目的就是制造一个购买理由,并让用户接受。
方法1:拥抱习俗
当不同的习俗开始相遇,很多人发生了争执:豆花应该是咸的还是甜的,粽子应该是大肉的还是蜜枣的,信耶稣还是信佛主,饮料应该多放糖还是不放糖。“喝一口三倍甜饮料”拥抱不同的习俗。
方法2:拒绝做卡路里的奴隶
为了健康,为了减肥,很多人都在时刻关注每一口食物中的卡路里,我们不应该做卡路里的奴隶,我们要告别这无味的生活。“喝一口三倍甜饮料”拒绝做卡路里的奴隶。
伯内斯运用了“贴标签”的套路,将香烟称作“自由的火炬”,从而为女权主义者找到了绝佳的吸烟理由。当三倍甜饮料贴上了“拥抱不同习俗”和“拒绝做卡路里的奴隶”的标签,你是否从中获得启发,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欢迎加入整合营销的交流qq群543613831进行交流,或者参加厚昌学院《整合营销培训》名师在线一对一讲解,有意者拨打电话:18603101360(微信同号),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助理小姐姐,即可进行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