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整合营销学习博客

网络营销推广平台

  • 首页
  • 全网营销
  • 营销方案
  • 营销策略
  • 团队管理
  • 营销管理
  • 关于赵阳
  • 关于厚昌
  • Toggle search form
网络营销

透过星巴克,看新零售到底是怎么样的?|网络营销

Posted on 2018年10月7日 By 厚昌学院 透过星巴克,看新零售到底是怎么样的?|网络营销无评论

一、从星巴克开始做外卖说起

透明的落地窗,木质桌椅,手捧一杯咖啡,环境清幽,空气里除了朦胧的咖啡味,还有吧台上咖啡机兹拉运转的声音,还有穿着黑围裙的咖啡妹。

提起星巴克,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

高冷,小资,品质还是没听过,仅仅一杯咖啡而已?

装逼也好,享受也罢,这些年,星巴克几乎已经是咖啡的代名词。

如果有一天,匆忙的大街上,饿了么小哥骑着一辆辆电瓶车往前飞奔,后备箱里躺着打包好的一杯杯咖啡,穿过楼下写字楼繁忙的电梯,将一杯星巴克风风火火的放在办公桌上,杯口还洒出了些许咖啡滴,走的时候还不忘一句:记得给5星好评喔。

那,这还是印象中的星巴克吗?

2018年8月,星巴克忽然在上海宣布:正式牵手阿里巴巴集团,开启在新零售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包括融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淘宝、饿了么等新渠道。

星巴克正式牵手饿了么,意味着:星巴克也要做外卖了!

意味着,一向在高冷的落地窗和玻璃门里出现的星巴克,么也要开始频繁出现在大街上,出现在一辆辆饿了么外卖小哥电瓶车后备箱里。

更意味着:以后躺在家里,甚至在阿里巴巴所在的杭州西湖边上,也有星巴克外卖啦。

这些动作,不禁让以前星巴克的老顾客开始疑问:星巴克,你变了。

为什么从前高冷的星巴克,也要开始做外卖了?难道外卖就是所谓的新零售吗?

二、星巴克的焦虑

2018,咖啡三雄诞生记

8个月时间不到,近800家店,2亿美元融资,就连明星张震,汤唯相继手捧咖啡代言,一句:“小蓝杯,谁不爱”的广告铺天盖地出现在各种电梯、写字楼,各种屏幕上。

没错,这不是某某网红奶茶刷屏营销,这是18年开始,有关一杯咖啡的真实故事,这个网红故事的主人公叫:瑞幸咖啡。

创业一年不到,一出来就打着新零售咖啡旗号的后起之秀品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狂砸10个亿,扬言要打败星巴克。

咖啡巨头星巴克则淡定回应:“不参与炒作”。

截止到18年8月,瑞幸咖啡喊出:已经完成门店布局超过800家,销售咖啡超过1000万杯,预计年底将完成2000家门店开业的目标。

一个是成立47年,2018年在中国拥有3300家门店的星巴克,一个是成立不足10个月,以战斗者姿态高调入场的咖啡界网红瑞幸。

是“碰瓷”吗,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无独有偶,2018年,这一年整个咖啡界事情有点多。

另外一边,诞是生于上海的又一个咖啡头部玩家,帮星巴克做外送起家的外送咖啡品牌-连咖啡,突然在18年3月宣布获得1.58亿B轮融资。

去年双十一,连咖啡单周卖出100万杯咖啡,更在双十二当天卖出40万杯,几乎相当于1000个星巴克门店的一整天的销量。

并且,在微信上线仅仅一天的口袋咖啡馆,一夜之间帮助连咖啡新增了52万家线上咖啡店。

自成立伊始,为了避开星巴克所拥有的门店优势,连咖啡一直在线下以“咖啡车间”形式存在,九成以上订单来自线上。

但这丝毫不影响连咖啡一天卖出40万杯咖啡的战绩,这还仅仅是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

多年以后人们回忆:2018年,或许是中国连锁咖啡界格局分界线的一年,是咖啡界相当热闹的一年。

在2018年后,有人断言,中国专业连锁咖啡市场的第一梯队,已经由之前的星巴克、Costa、上岛和太平洋咖啡,迅速变成了星巴克、瑞幸咖啡和连咖啡。

新物种入场,很惊艳,很亮眼,很突然。

星巴克呢?

或许,星巴克很惊讶,也很焦虑。

所以,才有开始的,星巴克也要做外卖了。

这或许不是自己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市场在逼着星巴克追问:你还不开始做外卖?

从1999年在北京国贸开设第一家门店,到2018年,星巴克已经进入中国19年,而目前在国内已经有超过3000家门店。

担任星巴克CEO近四十年,星巴克灵魂人物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说:“中国已经是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表现最强劲的市场,还将在未来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中国/亚太区市场作为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被星巴克视为救命稻草。

2017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人民币,增速高达15%。相比之下,全球咖啡市场的增速仅为2%。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巨大增量市场,星巴克竟然发现:业绩竟然开始出现9年来的下滑。

根据星巴克18年7月31日公布的最新一季财报显示:持续九年正增长的中国区门店营业额,第一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2%。

过去三十年,星巴克一直沉浸在自己提出的“第三空间”的社区咖啡理念里引以为豪。

在舒尔茨定义的“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中,门店需要提供一种放松、时尚、惬意以及独具风格的优雅氛围,让顾客可以缓解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

“第三空间”理念的提出,很新颖,这个理念的执行,成就了星巴克,也阻碍了星巴克。

星巴克整体运营模式其实还是非常传统的。

拿下单的收银方式来说,早在12年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就在国内开始普及,13年外卖在国内也开始普及,而16年时候,星巴克才开通微信支付,到18年8月才开始牵手阿里巴巴正式开通外送。

事实上直到去年,星巴克才接通支付宝。

一年前,支付宝还被拒绝在星巴克门店内使用。

在会员积累上,星巴克倒是非常用心,星巴克做了自己的app,不过下载安装包超过60M,也让人觉得使用门槛太高太复杂。

过去十几年,星巴克似乎像一辆定速巡航的汽车,不紧不慢的向前开进。

只因为: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星巴克在国内似乎已经成为咖啡的代名词。

然而,这样一辆不紧不慢的汽车,却在最近突然开始震荡,变速。

面对美国市场的增长停滞和计划关闭一些门店,星巴克开始在近年宣布,未来五年要在国内开到近6000家店。

据说每过15小时,就会有一家新的星巴克门店在国内诞生。

之前,有人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品尝星巴克和麦当劳的“麦咖啡”,麦咖啡竟然在盲测中赢了星巴克,并把10几元的麦咖啡认成了星巴克。

盲测结果一度使星巴克上了新闻头条。因为麦当劳的咖啡不仅远比星巴克便宜,更离谱的是在盲测中竟然比星巴克的咖啡评价更好!

星巴克或许是有些挂不住面子的。

在2017年底,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星巴克,在上海、北京相继开出了“咖啡烘焙工坊”,这比一般星巴克的门店更加高端不少。

星巴克也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或是提高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作为星巴克旗下最高端的门店,2014年第一家臻选烘焙工坊在星巴克总部所在地西雅图开张,上海则是全球第二家。

然而,就像一杯咖啡一样,去掉开始的一阵新鲜,18年开始,星巴克销售额不增反降。

无论是面对瑞幸咖啡和连咖啡的疯狂扩张,还是面对业绩下滑趋势的事实,又或者,面对国内市场类似一点点、喜茶、coco等网红茶品牌借助抖音、快手这些大流量平台的宣传迅速发展的现象。

面对种种,星巴克已经很难继续选择睁着眼睛,说我看不见,看不见了。

除了焦虑,还能怎么办?

而之前一直坚持不做外卖的星巴克,看起来更像是把阿里巴巴这个中国网红科技公司,拉来做帮手也是救援者,开始放下姿态,主动牵手饿了么做外卖。

也许是星巴克这个咖啡巨头从沉睡中醒来,想要化解焦虑的开始…

三、为什么都在争着做外卖?

做外卖就是新零售

经过一番疯狂补贴,开店和社交营销。暂且来看,国内咖啡界的三国杀已经形成:星巴克、瑞幸、连咖啡,暂且称为连锁咖啡门店里的咖啡三雄。

无论是碰瓷营销还是刷屏卖咖啡,咖啡外卖和新零售,无疑都已经成为咖啡三雄争抢着要做的事情。

难道,做外卖就是新零售?

先不说什么是新零售,有了外卖加持是不是新零售。

先说下:难道有了外卖,喝咖啡就会变成国人大众化的刚需吗?

据调查,在美国,人均每年要喝掉400杯咖啡;在日本、韩国,人均每年要喝掉200杯咖啡;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个位数——5~6杯。如果只算国内一线城市,人均每年的咖啡消费数也只有20杯。

近5年中、美、日、韩咖啡销量对比
无疑,参照国外市场人均一年200-400杯的咖啡消费量,中国的咖啡市场确实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一直以茶为主要饭后休闲的国度,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讲,很多时候,其实一年都难得喝上一杯咖啡,在中国人眼里,咖啡其实是一种舶来品。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的咖啡消费理念提出了很多年了,咖啡销量在过去20年,并没有突飞猛进。

据观察,国内大众喝咖啡除了偶尔提神醒脑,更多是为了作为休闲社交的时候作为一种调味剂。

约个会、见个面、聊聊天,顺便去喝一杯咖啡吧!”这个场景其实才是国人喝咖啡的常见场景。

难道,有了外卖,喝咖啡就会变成国人日常生活里的刚需吗?

或者,其实根本无所谓刚需,很多的刚需和需求,其实都是人为的创造和培养出来的。

没有微信之前,人们也一样发短信沟通;没有外卖之前,人们一样可以吃方便面或者在家做饭;没有辣椒和西红柿传到中国之前,人们也一样可以津津有味的吃一顿饭。

很多需求开始时候都是没有的,后来其实都是人为创造和培养出来的——喝咖啡也一样。

当你想喝一杯新鲜的咖啡的时候,外卖,可以让喝咖啡更方便,更快的触达;就像比如今天偶然看到一个瑞幸咖啡的广告,有了外卖,或者一想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喝到。

只是,喝咖啡其实是一个慢慢品尝的活,是慢活。而外卖讲究的是快,如果国人们还没有养成喝咖啡的习惯,其实外卖咖啡也只是一种云淡风轻,小打小闹的的补充而已。

有了外卖,还远远算不上是新零售。

我们可以来回忆:当你想喝一杯咖啡的时候,是什么场景,你希望以什么方式来获得一杯咖啡?

咖啡行业产业链
四、连锁咖啡界:咖啡三雄的新零售

时间已经进入2018年,我们来看下当下连锁咖啡品牌里的咖啡三雄的新零售模式。

除了外卖,他们是怎么做新零售的呢?他们的运营,产品,销售模式是怎么样的?

首先是瑞幸咖啡:

小蓝杯瑞幸,17年10月才成立,一出来就宣告自己是全新的新零售模式做咖啡。

瑞幸宣传的模式是:咖啡+O2O+新零售。

新在哪里呢?

瑞幸咖啡所有的线上线下点单、支付,都是在自己的APP上面。

目前,消费者购买一杯咖啡,主要有三种方式:到店、自提、外送。

比较特别的是:当你实际去瑞幸咖啡的门店里,看不到很详细的菜单和品类介绍;而且,很多店并不接受现金支付,那怎么购买和结账?

这个时候,消费者需要在下载一个专门的瑞幸咖啡app,下载安装好后,就会看到详细的菜单和最新的活动,无论是外卖还是到店,都可以在app上面直接下单支付购买。这个方式的确很特别。

有消费者买完后感慨:太麻烦了,可以卸载app了。然后在从门店离开的电梯屏幕上,手机微信朋友圈里,就收到了附近瑞幸咖啡门店的广告。

果然,这个广告很及时,很精准。

瑞幸咖啡
从门店分布上看,截止到18年8月,瑞幸在全国13个城市一共有超过800家门店。速度很迅猛。

目前瑞幸的门店主要分成四类不同功能的店:旗舰店、悠享店、快取店、外送店。

最好的门店当然是旗舰店,可以到店里坐下来慢慢喝一杯咖啡,可以在去门店路上下个单然后自提带走,也可以直接在店附近2公里内叫个外卖,然后30分钟内等顺丰师傅配送。

外送店和快取店更多是用来满足外卖需求,没有提供桌椅坐下来慢慢喝咖啡。

30分钟送达,慢必赔;“首杯免费,买二送一,买五送五,邀请朋友注册自己也得咖啡”这是属于瑞幸的疯狂补贴+社交营销方式,简单粗暴,1元咖啡的链接经常出现在外企上班的小周手机上。

看起来,瑞幸咖啡在三者里面应该是补贴最大的一家。

这个模式是典型的互联网烧钱模式,不知道补贴过后,消费者的买咖啡习惯能否持续,持续多久——前提是瑞幸咖啡的产品够好,后续资金方面也不差钱。

产品方面呢,瑞幸咖啡主打性价比与高品质咖啡,号称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星巴克以外的第二个咖啡选择。瑞幸咖啡在用料、调制上选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上等阿拉比卡豆,邀请WBC冠军咖啡师调配.瑞幸也知道从产品上下功夫是前提,只是不知道真实用户体验如何。

看起来,App+极速外卖+到店+线上线下全空间,还有高关注度的社交营销和补贴,这是属于咖啡界的瑞幸新零售模式。

luckin coffee
而星巴克呢?

从1999年进入国内,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在五年内,星巴克要把这个数字提升到5000。

相比其他连锁咖啡零售品牌门店数量,这个门店数确实遥遥领先,也难怪星巴克引领连锁咖啡界一超多强局面很多年。

那星巴克的模式是怎么样的呢?

目前来看,消费者获取一杯星巴克咖啡,主要还是到店喝咖啡为主——当然,可以到店后打包。

据说在美国,很多人也选择app下单,然后到门店开车自提带走。

在和饿了么牵手后,星巴克也终于可以让自己的会员光明正大的 到店+自提+外送了,星巴克的用户在炎炎暑天终于不必为一杯咖啡顶着烈日去找门店了。

从整体上来说,如果没有瑞幸咖啡等中国新兴物种品牌的冲击,星巴克的销售模式其实还是非常传统的——16年时候,星巴克才开通微信支付,到17年,才接通支付宝。

营销方式上来讲:星巴克也有自有app,只是App安装包超过了60M,上面主要是储值买卡和积分,不提供外送;针对会员推出了星享卡,在微信上,星巴克开通了小程序 用心说,主要是用来朋友之间的传播和赠送,不能自己消费。

在此之前,星巴克还在微信上推出了社交立减金,主要是微信支付后用来转发给朋友,增加新会员,下次购买也可享受优惠。

其实16年星巴克就已经和腾讯合作了,也许可能面对新物种的冲击太大,星巴克觉得和腾讯的社交合作,基于社交的用心说只是小打小闹,所以才牵手了阿里巴巴。

产品和菜单方面,星巴克走的一直是标准化的打磨和工业化制作之路。也许算是另外一种稳扎稳打。

很多人接触的第一杯咖啡也许就是星巴克,比如拿铁、摩卡。

之前的星巴克比较保守和传统,现在星巴克要召唤阿里巴巴一起迈入新零售,看起来,外卖只是星巴克与新零售的开始。

连咖啡呢?

连咖啡其实一开始并不是直接做咖啡的,从创立最初,连咖啡就选择了一条很轻的路。

没有像星巴克和瑞幸一样推自己的APP,一切功能、交易、营销都基于连咖啡的微信公众号,以及18年才推出的连咖啡小程序。

没有门店,只有配送站点,销售全靠外卖。

用一年多时间帮助星巴克costa等外送咖啡,验证咖啡外送市场,后来连咖啡再也不满足于只做个外卖工人,一年后逐渐推出了自有品牌咖啡:Coffee Box。

今年开始,连咖啡也开始大规模开店和扩张,不过目前来看,连咖啡的门店数量在如今的咖啡界三雄里,算是最少的;截止到18年8月,只有500家不到,并且只在北上广深四座城市里有门店。

不过,相比新兴的瑞幸咖啡大举烧钱补贴和疯狂开店,这些都不是事,丝毫不影响连咖啡单日销量超过40万杯的业绩,据说连咖啡已经实现了阶段性盈利。

看起来,连咖啡的市场运营和扩张,还是比较保守的,也可以理解为稳扎稳打。

再说到开店,很多女生其实都有在都市里开一家自己咖啡店的梦想。

连咖啡在18年8月做了一件很特别的开店活动:借助人们开咖啡店这个想法,一夜之间,几乎0成本,帮助连咖啡在一天之内新增了52万家门店,而且是真正可以购买和配送咖啡的门店-口袋咖啡馆。

不过,52万家新增门店不是真实的线下实体店,而是微信小程序上的外送咖啡馆,很个性化的线上咖啡馆,在一夜之间让连咖啡的52万粉丝都成为了自己的销售员工。

说到门店,连咖啡目前的门店主要是咖啡站点为主,有点像咖啡车间和前置仓,站点不提供桌椅坐下来喝咖啡,更多是提供咖啡的制作和配送。

这意味着:当你想购买一杯连咖啡的经典防弹咖啡的时候,只能外送,不能堂食。

从营销方式上来讲,连咖啡在目前的咖啡三雄里,可以说是出色的互联网营销大师了。

除了线上口袋咖啡馆的一鸣惊人,连咖啡还在过去半年,基于微信的传播裂变,相继推出3人拼团喝咖啡,新品一分钱拼团,通过一个小小的拼团活动,一天之内卖了20万杯新品咖啡——这些玩法直接导致站点库存吃紧,赶紧把活动暂停。

比较特色的是,连咖啡还推出了买咖啡送福袋,咖啡库等新鲜的功能,通过抢“咖啡福袋”,能累积“0.01~0.1杯”咖啡叠加到咖啡库中,积满1杯虚拟咖啡便可兑换成等量咖啡实物。还可以把购买了没用掉的咖啡券放到虚拟咖啡库收藏起来,想喝的时候就随时可以喝。

在产品和服务上,连咖啡的产品线比较创新和完整,有独特的明星产品“防弹咖啡”,此外是热咖啡、冰咖啡、雪昔、椰子水;

但从连咖啡在产品宣传上,并未强调任何关于原材料、品质、制作水准方面的描述,重点放在了外卖的便捷、产品的包装上。

也许是产品定位和成立时间关系,连咖啡产品制作水准和品质上和星巴克还是有很多不同。

据说连咖啡也要在18年开始开立旗舰店和体验店。

这就是连咖啡的新零售模式:小程序+公众号+外送+深度的社交营销:

从目前的咖啡三雄来看,他们都开始重视咖啡外送,咖啡外卖。

并且,都特别重视微信——微信的小程序,微信好友传播,好友拉新,裂变,背靠微信生态让他们快速积累和传播了新用户,也就是目前各家都在重视的社交电商,社交新零售。

看起来,微信确实是新零售助攻的好工具。

这就是属于连锁咖啡界,如今的咖啡三雄的新零售样式。

那新零售就是 app+外卖+到店吗?或者说社交营销+外卖+到店+app,就是新零售?

五、那么,新零售到底是怎么样的?

7-11创始人铃木敏文曾说过一句很朴实的话:“零售的本质就是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消费者的需求其实一直在变化。

要说新零售到底是怎么样的,还是要回归到本质。

无论是新零售还是旧零售,最终都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偏离了需求这个本质,根本都算不上零售。

从喝一杯咖啡来说,人们的需求其实也一直在变。

当你想起喝一杯咖啡的时候,你最理想的需求和方式是怎么样的?

或许是:只要想喝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方便的方式,喝上一杯新鲜且性价比不错的咖啡。

过去,咖啡一直是一种舶来品,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去找到一个星巴克门店,才能喝上一杯现做的咖啡。

或者在家里,加班很晚的时候,自己泡一杯袋装咖啡粉;手冲也可以,只是味道没那么新鲜和地道,将就着喝。

原本你是不想喝咖啡的,或者没想起喝咖啡;现在,或许只是突然在微信上,朋友圈里,或者还有抖音,微博等等各种线上,偶然看到一个广告,然后想喝一杯咖啡。

除了线上,现在在家里、电影院、便利店、加油站甚至电梯里看到一则咖啡广告,在很多的场景,都有可能产生想喝一杯咖啡的机会。

用户的需求其实是无处不在,多场景和多样化的。

实际上,一部分咖啡发烧友,他们非常希望星巴克进行线上升级,“实现优质咖啡的移动化”。

这个时候,只要你想,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移动化触达服务。能以最快的速度喝到一杯现磨的新鲜的咖啡。

这个时候,通过外卖,到店,或者在路上,直接手机推荐,手机点好。30分钟甚至10分钟内就可以到达。

这或许就是新零售的开始——最终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上面这些需求其实就是:多、快、好、省。

本质上,新零售就是效率和体验的提升。

效率上,以数据和算法为基础,体验上,最终达到: 多、快、好、省。

从零售的人货场,三个最基础的因素来说,包括以下趋势:

1. 人

人会作为新零售里,最重要的维度。所有产品和服务,以人和需求为中心,从以前的人找货,变为货找人。

在新零售里:

1.同一个人,线上购买和线下购买一体化,没有线上线下体验之分。

比如:一个人在门店买一杯咖啡和在手机上买咖啡,都是一体化的,就像星巴克,可以从饿了么上淘宝上甚至自有app上面点单,也可以到门店点单,价格品质标准都是一体化,每位会员都有独特的消费喜好和特征,最终实现“千人千店”的新体验。

在技术上,这些本质上就是数据和算法,数据的积累,算法的智能分析。

2.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会员,每一次消费方式更像是终身制的会员制消费。

提到会员,我们总是容易想到以前的一些高端场所,充值送会员卡,还有一些比如高端餐厅、美容院、健身房等场所才会有会员制,会员制核心在于深度绑定顾客,营造每一次消费都有消费的尊享感。

其实,会员绝不仅仅局限于办实体卡,充值免费送,消费积分这些,还可以是扫码即会员,关注即会员,支付即会员。每一次消费行为都可以数字化记录,作为成长值、礼品值、优惠值、信用值,商家都不再是一次性做一锤子买卖,更多是挖掘每个存量顾客的终身价值。

有了会员体系,每个顾客才是真正个性化立体化的用户。

其实,会员制已经开始遍布各行各业了,比如家乐福的微信电子卡,星巴克的电子卡,还有百果园,京东,亚马逊,甚至淘宝最近也开始推出最低88元的会员卡。

3.消费者的行为在线化:来店几次,下单几次,在哪里购买过?每一次消费行为都会有迹可循。

每一次进店,每一笔消费,每一个订单,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是每一个顾客一次立体化个性化的信用值积累和独特的用户画像。这些本质上就是数据和算法的积累。

4.基于深度用户画像的会员体系和价值,将会不断的拓展和延伸。

比如,你是星巴克的老会员,那有一天星巴克和合作伙伴合作,针对你推出星巴克指定书籍,星巴克会员酒店,星巴克轻食等等,因为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仅仅一杯咖啡,更多时候需要的是站在咖啡上,一种全新和全面的生活方式。

5.营销会越来越精准,精准营销时代来临。

比如,你中午十二点半去瑞幸咖啡门店点了杯咖啡,因为有事中途离开,在两点时候,你进电梯时候,也许电梯屏幕和你的手机上就出现了瑞幸咖啡的广告。

2. 货

货在哪里?品质如何,价格如何?这是关键。

货要么是商品,要么是服务。

1.货和仓库会离用户更近

仓库更下沉,下沉到每个城市,包括三四线城市,下沉到每个城市区域,每个镇,甚至每个小区附近。

就像京东上面买东西,以前是隔日送达,现在最快2个小时内就可以到达;本质上,是前置仓库和站点离用户更近。

就像做外送起家的连咖啡,每次喝咖啡,配送可以保证1小时之内送达用户;本质上不是门店多,而是仓库和站点离用户越来越近。

2. 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会更高效,透明

新零售可以是消费升级,但消费升级更多不是价格升高,而是: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

通过物联网和数据,可以实现一物一码,实现顾客需求高度指导供应链,影响库存和备货。

每个商品和服务将会偏向更透明,品质更好,性价比更高,实现商品多,好,省。

拿一杯咖啡来说:

某个星巴克的门店,一天平均有多少人点咖啡?外卖比例是多少,周末需要向厂家和门店备货多少?咖啡的原材料和产地来自哪里,属于什么品类?保质期还剩多久,新鲜度如何?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追溯到。

今后,商品造假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3. 品牌在新零售里,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所以,形象鲜明的品牌可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用户的心智,帮助用户节省时间。

就像想起咖啡,第一印象想起的是星巴克;想起凉茶,第一印象想起的是王老吉——第一印象决定了用户的选择和认知,而第一印象,就是品牌塑造成的壁垒。

3. 场景

1.消费场景将会无处不在

顾客买东西的场景将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方便,消费触达,无处不在。

就像买一杯咖啡,可以在咖啡店喝,在回家的路上提前下个单喝,也可以在电影院喝,躺在家里喝,健身房喝,甚至在西湖边上和朋友点个咖啡外卖喝。

消费场景,无处不在。

2.产品和服务制作的形态会越来越多样化

比如这次,星巴克除了与饿了么牵手,还与阿里的新零售品牌盒马鲜生合作,共同打造首家进驻盒马鲜生的品牌外送厨房。

而“外送星厨”将成为星巴克一个重要的外送专用渠道,为下单用户提供最快30分钟免费送达的星巴克现制咖啡,进一步延伸星巴克整体触达用户的体验。

而瑞幸咖啡,也将门店形态分为旗舰店和专门的外卖快取店等四种形态的门店。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还有无人咖啡机,自助咖啡机,便利店咖啡机,都是多场景消费的延伸。

3. 支付越来越便捷

随着国内移动支付的普及,不管是喝咖啡还是买水果还是进停车场,可以无感支付,无边界,无空间限制。

综上,新零售的本质,其实就是效率和体验的提升。

一句话: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和数据与算法的支持下,通过人货场三要素的重构,最终实现消费者:多、快、好、省 的消费需求。

好了,本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

在此,小编郑重通知厚昌学院第四期全网营销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有意者可加微信zy3430564994免费领取试听视频

芒果

如果您参加了赵阳整合营销培训,将会有以下收获:(为了喜迎双节,现在咨询课程,有惊喜哦~)

1、可以深入了解更多的网络营销渠道,建立整合营销思维。

2、能够制定适合自己项目的整合营销方案。

3、具备建立和管理整合营销团队的能力。

4、提升项目网络营销效果,增加更多销售机会。

5、增加团队管理经验,明确各岗位考核指标。

6、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跳出单一渠道营销思维,提升营销格局。

7、加入总监和老板级别的圈子。

厚昌学院-整合营销1群:543613831

网络营销老司机的聚集地——微信公众号厚昌学院

往期回顾:

解锁整合营销新姿势,详述首汽约车的网络营销套路

网络营销提高产品销量难?一个动作教你搞定|整合营销培训

网络推广用上这个技巧,预算降低50%,效果却提升50%?!

全网营销学习, 整合营销学习 Tags:全网营销教程, 整合营销教程, 网络营销

文章导航

Previous Post: 解锁整合营销新姿势,详述首汽约车的网络营销套路
Next Post: 整合营销如何做好多渠道投放?

Related Posts

文章封面配图 营销到底怎么做?一篇文章全讲透! 全网营销学习
网络整合营销封面 高能预警!快应用与小程序的流量争夺战开启|网络营销 全网营销学习
361°×CF营销新物种“枪鞋联动”出道 整合营销学习
品牌营销13法则,管理层必看|整合营销培训 全网营销学习
全网营销 一篇文章读完百年营销简史-整合营销教程 整合营销学习
工作5年,为啥不给我涨薪,我真的比别人差吗?-网络营销培训 全网营销学习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新人福利

整合营销方案定制

热门标签

信息流 全网整合营销 全网整合营销培训 全网营销 全网营销培训 全网营销学习 全网营销技巧 全网营销推广 全网营销教程 全网营销方案 全网营销策略 升职加薪 厚昌教育 品牌营销 团队管理 如何做好全网营销 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培训 整合营销学习 整合营销教程 整合营销课程 私域流量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培训 网络营销学习 网络营销思维 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课程 职业规划 营销 营销动态 营销总监 营销总监培训 营销总监岗位职责 营销总监课程 营销推广 营销方案 营销渠道 营销策略 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培训 运营总监 销售总监 项目管理培训 项目经理

  整合营销学习博客

冀ICP备15005784号-4

厚昌教育

Powered by PressBook Media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