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整合营销学习博客

网络营销推广平台

  • 首页
  • 全网营销
  • 营销方案
  • 营销策略
  • 团队管理
  • 营销管理
  • 关于赵阳
  • 关于厚昌
  • Toggle search form
整合营销封面

全网整合营销推广,归因模型帮你速降转化成本!

Posted on 2018年6月27日2018年6月27日 By 厚昌学院 全网整合营销推广,归因模型帮你速降转化成本!无评论

什么是归因模型?根据赵阳整合营销培训小编自己的理解,当归因模型应用到网络营销时,归因模型的意义就是根据消费者的多渠道访问路径,合理分配各渠道对订单所贡献的价值。

举个例子:

一个网民,他最初是在某网站看到了一个教育机构英语培训班的广告,对于这个教育机构有了一定印象,一段时间以后,他在搜索引擎上搜英语培训班,有看到了这个机构的推广信息,点击进去,了解了一番觉得不错,但还没有决定要不要下单,关闭了网站。

过了几天他搜索这家机构的品牌名称,通过自然搜索进入了机构的网站,进行了咨询,并下单。这个网民从最开始到最后下单,经历了 展示广告、竞价广告、自然搜索 三个路径,那么最后他的转化应该归因给哪个渠道呢?

以下内容摘自互联网:

我通过跟朋友了解:国内95%以上的电商公司都是按24小时 last touch 来计算ROI的,像京东、凡客、亚马逊、唯品会、苏宁、当当等。

国外主流的统计方式有三种:

1.按照30天 last touch来计算,其中direct/bookmarked 流量优先级最低,其次是CPS联盟,再次SEO,再是SEM,再是展示广告;在同类广告中,再按照last touch计算归属;

2.按照7天周期计算,各类流量按照离购买的远近计算贡献因子=(count of touch points – rank of this touch point +1)* (time to purchase – time of closer touch point to purchase)/sum(time of touch points to purchase);

3.按照14天内,各 touch point 平均分配计算贡献因子。

如今最后一次点击定损益司空见惯,虽然具有欺骗性, 但简洁明了。绝大多数广告主对于媒介表现ROI的游戏规则=成本/24小时内单次点击转化次数,帮助转化的其它媒介在计算ROI的公式中被忽略。

通过归因模型的应用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一、归因模型可以解决的问题

1、完善广告效果评估

通常情况下,评估广告效果会包括曝光、点击、直接购买指标,但某些营销渠道对购买的贡献会表现在间接贡献上。

如用户可能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广告渠道获得广告活动咨询,然后通过SEM关键字进入网站浏览活动并产生购买,在通常情况下会把订单贡献计算在SEM上,但互联网广告也会对订单产生广告曝光和间接支持作用。因此,这种对订单的间接贡献会使广告效果评估更加合理化。

2、合理安排SEM关键字策略

在SEM投放时,通常会分为品牌词、竞品词、产品词和通用词,用户在SEM渠道上会表现出一定的 继承性。比如搜索引擎作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如果部分用户想要购买长袖打底衫,可能会先搜索“长袖打底衫”,然后通过电商网站购买的关键字点击进入网站,这一次用户可能不会产生购。

因为用户通常会选择各网站比价格和口碑,用户确认完信息之后觉得某猫。或某东便宜,直接搜索,点击品牌词进入网站形成订单。

这个过程中,用户完成从产品词到品牌词的点击轨迹,产品词对品牌词产生了间接订单贡献。通过分析用户这种轨迹,可以分析产品词投放对品牌词产生的影响,特别在费用控制时,有效评估品牌区流量的变化和目标设定。

3、合理安排同一渠道广告投放策略

类似于不同上文提到的关键字影响因素,用户也会存在同一渠道的点击依赖性,比如用户在网易门户看到天猫的活动广告,首次点击后没有完成购买,但第二次用户可能也会习惯于从网易门户点击进入网站形成订单。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 用户在一个渠道中不同广告形式或媒介的点击,评估用户对某一广告渠道的依赖性,进而指导广告排期与执行。

4、有效安排多渠道间营销节奏

通常情况下,用户不会只点击一个渠道进入网站就会形成购买,因此 多渠道覆盖或整合营销传播会成为营销的主要策略。如何评估在一次活动中用户的点击轨迹,抓住用户不同购买阶段的广告来源,进而有效安排营销节奏是关键。多渠道路径分析可以抓住不同用户的多渠道浏览轨迹并通过聚合发现用户的路径趋势,为知道营销节奏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二、归因模型对渠道价值的分析

如果一条转化路径中包含多个渠道,那么每个辅助渠道都会被计算辅助转化价值,因此 一个多渠道路径的辅助转化价值之和将大于该路径转化的最终价值。如果一个渠道在路径转化过程中出现多次,那么就会计算多次的辅助转化价值。换句话说,GA将每个渠道的每次辅助转化和最终转化都做了统计,而且是重复统计(如果有)。

我们举例说明上面的情况。假设前提:1.订单价值为100元;2.辅助转化和最终转化权重相同。

假设一

访问者分别经历了 A→B→C→D 四个渠道形成转化,那每个渠道贡献的权重相同,都为25元。

假设二

访问者分别经历了 A→B→C→B→D 四个渠道形成转化,但是B渠道在转化路径中出现两次,那么A、C、D渠道贡献价值分别为20元,B渠道贡献值为40元。

假设三

访问者分别经历了 A→B→C→D→D 四个渠道形成转化,但是D渠道在转化路径中既作为辅助转化又作为最终转化,那么A、B、C的渠道贡献价值分别为20元,D渠道贡献值为40元。

假设四

访问者分别经历了 A→B→C→B→D→D 四个渠道形成转化,但是B和D渠道分别出现了两次,那么A和C的渠道贡献值分别为16.7元,B和D的渠道贡献值分别为33.3元。

在上面的假设中,有一个条件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每次辅助转化和每次最终转化的权重问题。实际上对于辅助转化和最终转化,我们无法判断到底哪个渠道对用户影响更大,因此在上面的例子中赋予同样的权重。但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分析师的认知不同,辅助转化和最终转化的权重关系可以表示为:每次最终转化=η每次辅助转化。

三、如何实现归因模型的分析

通过GA(谷歌流量分析工具)的多渠道转化路径可以实现,需要各营销渠道对引入官网的流量进行统一标记。另外也可以借助行业内的流量监测工具,目前已经有好几家代理商在做归因模型的开发,相信这种统计方式很快会成为电商行业的主流。

四、归因模型分析的启发

1、根据每种渠道辅助转化价值和最终转化价值,熟悉每种推广路径在整个公司营销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和贡献情况。

2、根据公司对辅助转化和最终转化的认知度,确定二者权重比例,然后细化每种渠道对订单的贡献值,为日后每种渠道营销投入提供参考。

3、根据用户在购买转化过程中媒体接触接触选择及先后顺序,确定营销传播的媒体组合、投放以及广告排期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正式结束。在此小编说一句题外话:

郑重通知厚昌学院第四期整合营销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有意者可加微信zy3430564994免费领取试听视频,如果您参加了赵阳整合营销培训,将会有以下收获:

1、可以深入了解更多的网络营销渠道,建立整合营销思维。

2、能够制定适合自己项目的整合营销方案。

3、具备建立和管理整合营销团队的能力。

4、提升项目网络营销效果,增加更多销售机会。

5、增加团队管理经验,明确各岗位考核指标。

6、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跳出单一渠道营销思维,提升营销格局。

7、加入总监和老板级别的圈子。

厚昌学院-整合营销1群:543613831

网络营销老司机的聚集地——微信公众号厚昌学院

往期回顾:

品牌跨界营销要怎么玩?|整合营销培训

整合营销课程:学会这样的战略,让你的品牌价值倍增!

资金少?一篇文章教会你如何用100块做出200块钱的网络营销效果

全网营销学习, 整合营销教程 Tags:全网整合营销, 归因模型, 整合营销

文章导航

Previous Post: 整合营销课程:学会这样的战略,让你的品牌价值倍增!
Next Post: 短视频下一场革命到来,全面商业化的局面或将形成

Related Posts

什么是全网营销?全网营销怎么做?如何选择适合的全网营销渠道? 全网营销
网络营销 扒一扒,月薪3W+的营销总监,是如何接手新项目的 全网营销学习
“37岁,年龄太大面试被拒”,年近40,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了? 全网营销学习
七夕借势营销怎么玩出创意?试试这几招|整合营销 全网营销学习
内容营销怎么做?抓住这一点轻松把握! 全网营销学习
想要做好ROL的种草营销,你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全网营销学习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新人福利

整合营销方案定制

热门标签

信息流 全网整合营销 全网整合营销培训 全网营销 全网营销培训 全网营销学习 全网营销技巧 全网营销推广 全网营销教程 全网营销方案 全网营销策略 升职加薪 厚昌教育 品牌营销 团队管理 如何做好全网营销 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培训 整合营销学习 整合营销教程 整合营销课程 私域流量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培训 网络营销学习 网络营销思维 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课程 职业规划 营销 营销动态 营销总监 营销总监培训 营销总监岗位职责 营销总监课程 营销推广 营销方案 营销渠道 营销策略 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培训 运营总监 销售总监 项目管理培训 项目经理

  整合营销学习博客

冀ICP备15005784号-4

厚昌教育

Powered by PressBook Media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