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营销套路请收下!
腓特烈大帝让德国人爱上土豆,凯末尔让伊斯兰女性把头巾拿下来,这两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做营销,运营、销售、甚至日常相处的时候,想要说服别人,不妨试试这样——
比你牛的人都在XXX,比你差的人都没有XXX。或者,反过来。
2、消费者花钱买你的产品,很多时候买的是“感觉”。
他自己觉得这个产品好,有时比事实好不好更重要,也就是感觉比事实重要。就像在网上做美食达人,拍照要花几个小时,而这个美食十分钟就搞定了。
而且这个感觉一定是要能被感知到。以前的牙膏被发明出来功能就是净化口气清洁口腔牙齿,但当时是没有味道的,所以没人重视,因为感觉刷与不刷没啥区别。
然后有人就往牙膏里添加了薄荷,有了味道后,人们从心里上感觉到自己的牙齿口腔确实淸洁了(其实都一样)。然后,牙膏成了生活必需品。
所以你看,人们经常被感觉左右,但这种感觉价值也是要能被感知到的。
3、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这是最好的失败!
最好的失败,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这句话说得着实精辟。
人人都害怕失败,那为什么不能提前演练,提前测试,提前小范围验证,提前“偷偷”跌倒呢?这种跌倒不正是促成了在有人看见时的成功吗?
也恰好验证了那句话: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4、搞清楚这4个问题,少看半年的书!
有4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问题1:顶级的策略思维、互联网意识就是堆砌各种新兴名词?或者抛出各种时髦概念?还是满口高大上学术言论?
问题2:你知道各种营销理论、心理学效应、 互联网新词汇,但是你的老板和领导都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很无知?
问题3: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他们只是不知道你口中这个时髦、专业的说法而己,但是对其背后的本质早己研究透彻,用起来炉火纯青,你远远不能及。
问题4:一个非常牛的概念,如果在记住它与深刻理解其意义,只能二选其一,你选哪个?
5、写出一个优秀营销文案的几点建议
在我们在写一个产品文案的时候,总是希望用户在看文案的时候会不断的点头认可,但是他有没有在几个点会挑起眉毛脑中发出“嗯?”、“哦?”的声音?你有没有给他们制造不适感?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洛温施坦认为:知识缺口导致痛苦。当我们想知道一些事却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更加有兴趣的深入了解。
所以我们在文案中就要制造一些知识缺口,让用户想看下去或想了解一下你的产品,不然就是不舒服。而这个填满自己知识缺口的过程,会让用户化解不适感,产生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更深刻了解到产品的功效和亮点。
6、警惕自我视角的思维陷阱
我们不去改变消费者认知,我们不去教育消费者,我们只是想办法发现并利用消费者脑海中存在的事实,并跟自己要主打的需求连接起来,用他的大脑战胜他的大脑。
希望大家能在心里种下一颗,拒绝自我视角陷阱的种子,时刻提醒自己陷阱无处不在。
7、好内容本质上都是为解决这个问题!
好内容没有秘密,本质上都为解决焦虑而生。马东在奇葩说上的这句话非常适合现在的新媒体内容。
想想看,我们做内容写文章的关键是什么?应该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解决焦虑,而不是制造焦虑。
所以我总是建议:1)描述细节,减少难懂焦虑;2)场景打造,减少无感焦虑;3)关联熟悉事物,减少不懂焦虑。
10、消费升级背后的洞察
很多人说消费降级就是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买便宜东西,而消费升级是消费者开始喜欢买越来越贵越来越高档的东西。
我并不这么认为。买便宜的和买贵的,只是你看到的一种表象而已。究竟贵还是便宜是取决于消费者的判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他为什么这个买贵的,那个又买便宜的呢?
究其原因,现在的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都应该是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1、不妨找找你文案的节奏感!
文案人自己要保持节奏,写文字的人要是没有进入那个节奏,再多的技巧也很难发挥作用。
很简单,把你写的文案读出来,放弃逐字逐句检查,放弃默读,大声读出来。
你会发现,哪里有阻碍,哪里有问题,哪里不舒服,哪里节奏不行,甚至哪里读不下去……问题都会出来。
以上,对你有启发吗?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对于营销的理解有点流于表面,所以一直在做执行的工作再难有所突破?
看着自己身边的人,加薪的加薪,升职的升职,唯独自己没有一点变化。是工作的压力也好,是对自我成长的期待也好,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未来的迷茫和焦虑。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厚昌学院特地推出了《营销总监培训班》,有效帮你提升自我价值和工作价值。想学习的朋友可以加微信zy2926837283咨询课程。
报名课程你讲享受到的福利:
VIP级客户待遇 (经理级的小范围直播交流)
学员专属资料包 (包含多行业整合营销策略思维导图、各渠道特性与投放资料等)
专属总监级学习交流群
一对一答疑及营销策略定制服务
考核达标后推荐经理级就业机会
往期回顾:
文章来源:木木老贼